欢迎您,第 位访客 | 今日: |
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
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1999年,原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8年更名为信息技术学院,2022年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目前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510201)、计算机网络技术(510202)、软件技术(510203)、大数据技术(510205)、人工智能技术应用(510209)、信息安全技术应用(510207)等6个全日制普通专科专业,在校全日制大专生1800余名。 信息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扎根孝感、融入产业、面向市场、接轨国际,按照职业教育和专业建设基本要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需要,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线,深化“分段分级分岗、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改善专业基础条件,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学院坚持以群立院,软件技术专业群2021-2023年建设了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拥有“软件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领域)”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软件技术省级技能名师工作室,与湖北工程学院开展3+2“专本联合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湖北省重点专业、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大数据技术专业入选教育部和湖北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建有工信部特色化网络安全产教融合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建有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建成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校级在线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7门。开发了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6部。建有湖北省首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等。 学院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认真贯彻“九个坚持”和“六个下功夫”,始终坚持“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标准打造卓越师资队伍,拥有一支省级名师领衔、师德师风良好、专业技能精湛、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过硬、团队结构优化、专兼结合、团结向上的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3人,兼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6人,副高职称32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0人,国赛专家2人,国赛裁判5人,湖北名师1人,湖北省职业教育-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名师工作室1个,校级名师3人、师德标兵2人、金教鞭3人、科研十佳3人、优质教学奖3人、教书育人楷模3人、杰出青年1人。软件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领域)团队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近年来发表论文260多篇(其中核刊21篇),完成省部级课题23个、校级课题28个,编写出版教材23部(其中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6部),获得专利78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6项,承接开发项目28个。参加了“人工智能数据处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与信息大类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的研制。 学院实验、实训、实习条件良好,建有硬件调试实训室、程序设计基础实训室、软件测试实训室、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室、网络配置实训室、UI设计实训室、平面设计实训室、网页设计实训室、软件开发实训室、移动软件开发实训室、软件开发仿真实训室、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大数据技术综合实训室、大数据平台搭建与运维实训室、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实训室、网络安全运维实训室、Web安全实训室、网络安全攻防实训室等20多个实训室。先后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有限公司、武汉唯众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力软件有限公司、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备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攀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甲骨文网络有限公司、湖北品格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孝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与中国电子系统、华为、中兴通讯、深圳思迪信息、上海三盟软件、杭州墨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携手共建了“东软数智信息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孝感市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等,形成了与企业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学院秉承“立德立新,乐学乐业”的校训,坚持五育并举,将课程思政元素引入课堂教学,厚植爱国情操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品格和“坚毅严谨、创新奋进”专业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各专业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推进“多方向、分层次、个性化、小班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行1+X证书制度,开展了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数据应用开发(Java)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界面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数据平台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的培训和考试工作。 教学实训过程中采用“以课促赛,以赛促训,以训促学”的“课赛训学”模式,将岗位需求、竞赛规程、证书标准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人才培养全链路全过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国家级奖励100多项。其中:学生在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分获一、二、三等奖20多个。在第四届、第五届、第八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2次,团体三等奖6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2011年获高职组“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比赛团体二等奖,2014年获高职组“计算机网络应用”比赛团体二等奖;2019年“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团体三等奖,2021年获高职组“网络系统管理”赛项个人二等奖;2022年获高职组“网络系统管理”赛项个人二等奖;2023年获高职组“网络系统管理”赛项团体二等奖。在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二、三等奖,如2013年“计算机网络应用”团体一等奖,2018年“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团体一等奖、2023年“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团体一等奖。在第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中,获多项一、二、三等奖。在2022“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获移动跨平台开发赛项一等奖、商务IT软件解决方案赛项二等奖。在2023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国产可控网络安全赛项和国产数据库应用与开发赛项分获一等奖。数学建模赛获奖20多人(其中全国一等奖2人)。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振兴杯”等各种创新创业赛获奖25项(其中湖北省金奖1项)。 毕业生凭借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的综合素质,就职于阿里巴巴、百度、华为、中兴通讯、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校园之星、北京信诺天下、上海才圣网络科技、上海天柏科技公司、上海三盟软件、上海迪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镜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美迪软件有限公司、杭州墨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维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思迪信息、深圳福瑞博德软件、珠海飞企集团等众多知名IT企业,开创了就业、创业的光明前景,每年学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涌现出了丁坚强、赵晓昌、廖智杰、户星星、朱德江、罗杰、曹华阳、徐小龙、李小斌、雷焱森、张汉林,赵志豪等一批就业质量高的优秀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毕业生踊跃参加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通过普通“专升本”考试到本科高校继续深造的人数逐年增加,占比近三分之一。为学生搭建了应用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为实践能力强、有理论知识基础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打通了上升通道。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名教师参加了德国海因策学院“中德双元制精英师资提升项目职业教育实践导师”在线培训,承办了2022“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移动跨平台开发赛项,参加了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赛项,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开发了“软件工程技术员5级”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及其教学标准1项、课程标准及其教学资源2项。 (更新时间:2025年3月21日) |